刘俊生,男,中共党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职部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至今已整整15年。在这15年的时间里,他努力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把满腔热血献给我挚爱的学生。2020年12月,他光荣地成为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的第一批技工学校系统援疆教师。在新疆受援学校,他面对各种困难不曾动摇,尽己所能,脚步坚定,走过了一段播种希望的旅程。
武装头脑,坚定步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俊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不忘人民教师职责,爱学校、爱学生。
援疆期间,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人社局和学校领导的殷殷嘱托,担起“技能援疆”的光荣职责,立足技能教师的岗位,为推进于田县技工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刘俊生于2021年被中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被中共于田县技工学校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3年获得中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24年获得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潜心读书 精心育人”西部建功立业奖。

爱岗敬业,潜心钻研
教学中,刘俊生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新课标,大量查找专业资料,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育信息,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时常向同学科的老教师请教,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每节课都尽力做到“有备而来”。在实训中心,主要承担“焊工技能实训”“数控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加工中心实训”“3D打印实训”等教学工作。在保证实训教学高质量完成的同时,还承担了部分理论教学工作。2021年被中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委员会评为“2021年优秀教师”称号。
严爱相济,引领成长
刘俊生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他对学生严爱相济,努力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针对学生的学情基础,他通过班会以及在日常教学中灌输专业意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期末采用多样化的考试,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他所带的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开始的“要我学”转向后来的“我要学”。其中数控1602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2018年获得天津市技工院校优秀班主任荣誉。
援疆支教,无私奉献
2020年12月,刘俊生前往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支教。临别时,他的心中有着万分的眷恋和不舍,他知道家人是离不开他的,他的离开必将给家人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空缺。但是他一想到受援学校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便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带着笑容说:“既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号,没有大家哪里来的小家”。自入疆以来,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纪律、坚持职业操守,努力为受援学校做好“传帮带”工作,受到我校及受援学校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带着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与嘱托,满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和热情,刘俊生跟随天津市援疆支教队,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开始援疆支教生涯。在这里,他用辛勤的汗水与不懈地坚持,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于田县技工学校,担任技能教师,负责焊工实训教学工作,由于培训学员年龄跨度较大,年龄大的学员不懂汉语、不认识汉字,为使他们能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刘俊生在一年半的援疆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焊接实训课题配套的维汉双语校本教材,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先后培训学生500余人次,并全部顺利通过考核。期间为新入职员工就“如何上好实训课”“班级的日常管理”开展培训工作,使其快速胜任本职工作。为了促使受援学校焊工技能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刘俊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帮助买买提老师把好教学关,提升班级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耐心地帮他修改教学设计、教案,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帮助他磨课,在业余期间加强焊工项目比赛相关训练,在刘俊生的悉心指导下,买买提、卡迪参加2022年和田地区“百日技能大比武”焊工项目获得教师组第二名、第三名。

文化润疆,凝聚人心
文化润疆需要上好团结课,自踏进于田县技工学校起,刘俊生就把自己当成和那里一样的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排练学校各项活动。如:于田县技工学校“学党史,唱红歌,颂党恩,跟党走”红歌大赛、于田县技工学校“舞动青春展师生风采”文艺展演、于田县技工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于田县红歌比赛等活动。使各民族在文化的浸润下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而不断努力。
一段援疆路,连接着两地教育的大门;一生援疆情,谱写了新时代最美的乐章。不是因为在最美的年华选择了援疆,而是选择了援疆才有了最美的年华。选择了援疆,刘俊生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在青春奋斗的日子里,通过付出和奉献给他留下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
人生无处不抉择,人活一辈子的意义大小、价值高低,决定于人生几个关键性抉择。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的人生第一选择,其人生就“重于泰山”。刘俊生说这就是他所理解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