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高职部

 网站首页 | 大学主页 | 高职概况 | 机构设置 | 高职动态 | 专业介绍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党团建设 | 校企合作 | 成果展示 | 网上办公 | 规章制度 |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职动态 >> 高职动态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七夕】七夕的起源与风俗,你知道吗
2024-08-08 10:30     (点击: )

马上就是七夕了朋友们是不是认为七夕就是纪念牛郎织女爱情的节日是“中国的情人节”鹊桥会、告白定情、看着星星互诉衷肠……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那么七夕起源是什么?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大家一起了解下七夕这个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吧

 

七夕节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七夕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七夕节的由来!

传说由来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大东》里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最早出现牵牛织女二词的记载,但没有故事因素。据考证,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而情节又较为完整且最早的作品。曹丕《燕歌行》也有牵牛织女遥相望之句。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就较为完整而更富有神话意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又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至此,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故事才归于完整。

自然天象崇拜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古人将牛宿星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所对应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现存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汉书·地理志》记载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时间数字崇拜

七夕除了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之外,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同音,均是,给人以很强的时间感。我国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民间,七数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即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此外,因又与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算盘上,又是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而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节日风俗

纵观我国古代的七夕风俗,节日气氛浓厚,习俗风尚十分兴盛。下面小编讲几件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习俗,来看看古人如何过七夕?

妇女乞巧

汉代时,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与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拜魁星

每逢七夕节,在女子们纷纷乞巧的时候,男子们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在如今还是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被熟知,相传牛郎织女,被星河相隔不得相见,唯有七夕这天,世间所有的喜鹊纷纷飞来,用翅膀搭一座心桥。

七夕夜喜鹊相迎,思念汇聚成河,牛郎织女终能相逢。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文物保护中心、文明菏泽

上一条:【网络中国节·七夕】千年的中国式浪漫
下一条:附属技校(高职部)党委开展庆七一·感党恩庆祝建党103周年暨“廉韵匠心”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职部网络中心  技术支持